
福,要分一點給別人吃
台北市蔡雪泥公益慈善基金會,成立於1988年,由蔡雪泥女士創立。這個基金會的誕生源自於她一生中深刻且寶貴的生命經驗,也承載了她對母親無私奉獻精神的深切敬仰。蔡雪泥女士的母親是一位樂善好施的大善人,每到節慶時,總會有大批民眾來到家門前領取她布施的糧食。母親的善行和無私精神深深影響了雪泥女士,成為她人生的重要指引。
擔任中山區中順里里長時,雪泥女士參加『泰越緬邊境訪問團』,親眼見證泰北難民營的困境。看到那裡的婦女、兒童和老人的苦況,雪泥女士心中感到無比痛心。那些生活在貧困和絕望中的人們,讓她深刻體認到幫助他人、回饋社會的重要性。
這種種經歷成為她投身公益的原動力,促使她為弱勢群體發聲、募集資源,期盼能幫助他們改善生活品質。母親的一句,「福,要分一點給別人吃」,成為雪泥女士心中源源不絕的愛與關懷,分享給需要協助的人們,為他們點上一盞盞溫暖的燈火,照亮生命!


我還能為你做什麼呢?
蔡雪泥女士在中年毅然決然轉換事業的跑道,從家政、美容專業的大學講師及補習班老師,改為投入兒童與青少年的數學、英文、國語等才能發展的教育輔導事業。一切從零開始,期間面臨籌措資金及新事業開發的困境,獨自承擔龐大的壓力因而暈倒,幸有救護車的及時救助送醫。
這個事件讓她深刻思考:若當時急需救助的她,沒有等到救護車,那麼她可能就錯失生機?雪泥女士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,感受到還有更多的人需要幫助,懷抱著「我還能為你做什麼呢?」的想法,此後雪泥女士立下心願,要募集眾人的力量,一起投入公益慈善,幫助弱勢及面臨危急時刻的人們,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及溫暖。
愛,要及時更要永續傳承
1988年,雪泥女士成立了蔡雪泥公益慈善基金會,多年來捐贈13輛救護車、17輛復康巴士、1輛老人身心障礙專車、1輛偏鄉學童就學交通車,因應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資源,讓更多急需幫助的人可以及時得到救助,也提高了緊急救援效率。
為了讓公益與慈善的行動永不間斷,雪泥女士捐贈了十二間台北市的房產給基金會,她希望基金會能夠有獨立自主的收入來源,即使捐款、贊助變少了,也不會影響到基金會的運作,讓愛與關懷可以持續傳遞下去。雪泥女士的慈善助人和無私奉獻,讓基金會30多年來幫助了無數的弱勢族群和急難的家庭。
2023年,雪泥女士正式交棒,由趙文瑜女士接任基金會董事長一職,傳承雪泥女士30多年來的堅持與使命,帶領基金會的夥伴持續推動公益、關愛弱勢、培育人才,為社會、家庭創造永續良善的循環,我們相信,只要堅持傳遞愛與善,那麼社會將充滿共融、和諧的氛圍!


共創美好社會
雪泥女士曾說:能與他人分享才是真正的幸福,才能建立一個共存共榮的社會。這個世界是由人與人相互連結而成,我們能為他人、為社會而努力,因此助人的快樂,能成就自己和眾人的幸福!
我們堅信,只有將愛與關懷傳遞給更多的人,才能共創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。因此,我們持續整合資源、集結大家的力量:
‧幫助急難家庭、學子,渡過難關。
‧關懷協助長者、身障者,建構友善健康的生活。
‧培育專業長照居服人才,讓居家照護的品質提升,家戶生活品質可以提升。
‧攜手公益團體與組織,投入各項公益計畫,讓公益慈善惠及更多人。
基金會持續秉持著雪泥女士的初衷,繼續走在公益的道路上,分享愛與關懷,社會的美好,需要大家一起努力,每一次善與愛的付出,帶來無限的希望和力量,期望更多人能夠加入我們的行列,與我們一起攜手共創美好社會。